<address id="djjnz"><form id="djjnz"><nobr id="djjnz"></nobr></form></address>
<address id="djjnz"></address>

<form id="djjnz"></form>

<noframes id="djjnz"><form id="djjnz"></form>

<noframes id="djjnz"><address id="djjnz"></address><form id="djjnz"></form>

    歡迎進入福建省繼續教育協會

    部委資訊

    所在位置: 工作資訊 > 部委資訊 > 正文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十一批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申報工作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2-05-02 19:39:55 閱讀次數:2160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中共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人事(干部)部門,有關中央企業、行業協會:

    根據《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實施方案》(人社部發〔2021〕73號)和《2022年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任務計劃》安排,為推進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建設,構建分類分層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體系,2022年我部將開展第十一批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申報認定工作?,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范圍

    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主要從承擔所在地區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重要任務、相關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能力業績突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方、部門或行業教育培訓機構,專業協會(學會)及大型企業培訓機構中遴選。

    二、申報條件

    申報設立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依法登記的具有培訓或繼續教育相關資質的獨立法人機構。

    (二)具有能夠滿足培訓需要的相對穩定的高素質專兼職師資隊伍,有健全的繼續教育管理機構及從事繼續教育管理的專兼職人員。

    (三)具有健全的教學組織管理、學員考核管理、培訓登記管理、培訓效果評估、后勤保障及財務管理等基本管理制度。

    (四)具備能夠滿足線下、線上培訓所需的教學設備和基礎設施,有固定的教學培訓場所、設備等硬件設施和現代化遠程教育條件,建設有網絡培訓和管理信息化平臺。

    (五)具有豐富的培養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經驗,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每年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總量不少于2000人次。三、申報程序

    (一)申報機構自愿填寫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申報表(見附件),提供相關材料,按屬地管理要求,報所在地省級人社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預審。屬于地區或部門、行業設立的區域性、行業性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的,應一并報送有關證明材料。

    (二)省級人社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本行業實施知識更新工程的需要,推薦符合條件的申報機構作為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的備選單位,并出具推薦函。每個地區、部門限推薦1個備選單位。

    (三)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申報工作實行網上同步申報。各地人社廳局和有關部門登陸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稱“工程服務平臺”,網址:zsgx.mohrss.gov.cn),指導備選單位按照要求進行網上申報。

    (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繼續教育和相關行業領域專家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對申報材料進行復核、論證、考察、評審,經審核同意后予以認定并向社會公布。

    四、申報材料

    1.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申報表;

    2.所在地省級人社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出具的推薦函;

    3.法人登記證書復印件(加蓋單位印章);

    4.其他證明材料或補充材料。五、工作要求

    (一)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的申報工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優化布局、突出特色,分期分批組織申報,切實把繼續教育基地打造成培養人才的重要平臺。

    (二)充分發揮基地示范引領作用、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各地各部門應優先從區域性、行業性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中推薦遴選,并重點考察備選單位承擔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培訓任務的情況。

    (三)各地各部門請于2022年5月27日前通過工程服務平臺完成網上申報,并將推薦函及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申報表等書面材料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事業單位人事服務中心繼續教育和國際合作處。

    聯系電話:010-84629295

    郵寄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育慧里5號(郵編:100101)

    附件: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申報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2022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