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djjnz"><form id="djjnz"><nobr id="djjnz"></nobr></form></address>
<address id="djjnz"></address>

<form id="djjnz"></form>

<noframes id="djjnz"><form id="djjnz"></form>

<noframes id="djjnz"><address id="djjnz"></address><form id="djjnz"></form>

    歡迎進入福建省繼續教育協會

    知識更新工程

    所在位置: 培訓信息 > 知識更新工程 > 正文

    打造十年品牌工程 培育千萬緊缺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實施十年綜述

    發布時間:2022-01-23 16:10:42 閱讀次數:2269

    2010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人才工作會議,頒布《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人才強國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等12項重大人才工程。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經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同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于2011年印發《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實施方案》,2016年工程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十年來,工程圍繞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在裝備制造、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海洋、金融財會、生態環境保護、能源資源、防災減災、現代交通運輸、農業科技、社會工作等12個重點領域和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法律、咨詢、會計、工業設計、知識產權、食品安全、旅游等9個現代服務業領域,累計開展1264.3萬人次的知識更新繼續教育活動,圓滿完成每年百萬人次高層次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培訓任務。工程的實施,凝聚形成了全社會重視繼續教育的廣泛共識,促進了“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建設,改善了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供給質量,推進了繼續教育體制機制創新發展,大幅提升了專業技術人才自主創新能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全流程管理,品牌工程深入實施得到堅強保證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專業技術人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骨干力量。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人才工作蓬勃發展,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2011年初,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人才工作決策部署,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領導下,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提出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為龍頭、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的目標要求。為保證工程實施質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工程實施方案,召開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啟動會議,推動各地區各部門抓工程落實。2012年牽頭工程領域涉及的23個行業主管部門成立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指導協調小組,負責工程的統籌規劃、指導協調和監督工作。各地區、各部門相繼成立本地區、本部門工程指導協調機構,發揮職能優勢,分類指導、分級推進,形成上下貫通、左右銜接的工程實施體系。建立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工程協調小組聯席會議,加強對工程實施的全程管理,推動小組成員單位形成抓品牌工程的工作合力。建立溝通機制,每年年初研究制定工程任務計劃,部署重點項目培養培訓任務,統籌結構布局、行業資源、社會需求、培訓渠道,協調主管部門分領域分解任務,有計劃有步驟組織實施。年底進行總結,形成年度工作情況匯編。建立評估機制,設立評估課題組,2016年開展中期評估,2020年全面總結評估,對工程執行情況進行監控和調整,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建立監督機制,強化檢查指導、監測統計、督促問效,及時了解工程實施中的新情況,及時研究解決新問題,及時反饋通報新進展,健全抓落實的長效機制。“多方協同、上下聯動”的工程運行管理機制,有效整合各方資源,發揮各方作用,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多類別的人才培養格局,有力保障了工程的深入實施。

    全領域培訓,急需緊缺人才供給質量有效改善

    知識更新工程是《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12項重大人才工程中涉及領域最廣、培養培訓人數最多的一項系統工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知識更新工程作為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實現人才優先發展的龍頭工程,納入人社工作總體布局,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安排任務,協調推進落實,充分發揮工程培養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的引領性、示范性作用,著力做實、做精、做強品牌項目。一是堅持高水平、小規模、重特色,大力實施高級研修項目。按照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重點領域、緊貼地區行業需求、兼顧地方特色的原則,每年從各地各部門申報選題中遴選列入國家級高級研修項目300期左右,累計實施2764期,培訓高層次人才18.3萬人次。在選題內容上,把研修主題與項目建設、科研攻關、解決技術難題等結合起來,探索實施“戰略+人才”培養模式,先后設立鄉村振興、扶貧開發和疫情防控等專項計劃。在研修方式上,采取主題報告、專家講座、專題研討、學術交流、現場教學等多種形式,有的地方還把研討會開進車間里,把講臺設在流水線上,促進教學相長,提升發展潛力。國家級高級研修項目被社會公認為品牌項目,平均每年帶動開展省級高研班、行業研修班700余期、培養5萬人次左右,形成縱向聯動、橫向同頻的研修體系,在培養高層次人才、促進技術交流、提升創新能力等方面方發揮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二是堅持規模、質量和效益相統一,加大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和崗位培訓力度。聚焦“高精尖缺”,面向經濟社會發展12個重點領域和9個現代服務業領域,大規模開展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和崗位培訓活動,累計培訓高層次、急需緊缺和骨干專業技術人才1246萬人次,超額完成培訓目標任務。緊貼急需緊缺人才職業發展需求,依托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和有關培訓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集中培訓、高級研修、崗位輪訓、實地考察、案例研討、在線學習等活動,有效促進專業技術人才加快更新知識、掌握先進技術、提升技術水平。對裝備制造、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等專業性強的領域,還采取跟蹤培養的方式持續深化培養。通過大規模培訓,有效解決了各地區各行業人才缺口大、成果轉化慢、整體素質低等問題,特別是為貧困地區培養了一大批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扶貧開發、鄉村振興、農林畜牧等領域骨干專業技術人才,為助力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三是堅持重質量、優布局、強功能,分批建設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現有施教機構,先后分10批評審建立200家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堅持優化布局、建管并舉,實行分級分類管理,既有綜合性基地,又有專業性基地,涵蓋了21個重點領域,年培訓量達50萬人次以上?;亟ㄔO突出特色、注重實效,積極探索產、學、研、用相結合的人才培養培訓機制,加強基地之間交流學習,推進培訓項目、專家師資、教材課程、數據庫開發和課題研究等資源共享,開發線上學習平臺,推廣網絡培訓、遠程教育、現代化教育等教學方式,形成專業品牌和培訓特色。結合地區、部門和行業實際,帶動建立一大批區域性、行業性繼續教育基地,形成上下銜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繼續教育網絡體系,為更好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搭建了重要平臺。

    全方位保障,工程公共服務體系支撐作用明顯

    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工程有效實施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撐。一是健全制度體系。2015年以人社部令形式頒布出臺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是第一部面向全體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部門規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先后出臺高級研修項目、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培訓項目和崗位培訓項目、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和工程培訓證書等管理(實施)辦法,會同財政部印發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補助經費管理辦法,這些文件明確了工程項目的目標任務、組織實施、項目要求、經費保障、管理監督等內容,從制度層面規范了工程項目的運行管理。二是加大政策保障。注重完善繼續教育與工作考核、職稱評聘、崗位聘任(聘用)、職業資格注冊等人事管理制度的銜接,將參加工程學習情況作為個人專業技術經歷,相應學時記入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推動繼續教育證書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互認,拓寬非公領域專業技術人才進入工程的通道,極大調動了專業技術人才參加工程培養培訓的積極性。三是開發教材體系。圍繞專業技術人才應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規、理論政策、職業道德、技術信息等基本知識,組織編寫出版了專業技術人員職業道德、創新能力建設、創業能力建設、權益保護和當代科學技術前沿知識讀本等公需科目教材,并適時補充修訂完善教材,組織重點領域牽頭部門也編寫了一系列專業培訓教材,為專業技術人員學習培訓提供了可選擇的、高質量的教材讀本。四是加強信息化建設。開通運行知識更新工程公共服務網上平臺,實現政策信息發布、項目申報審核、培訓登記統計、動態數據分析、證書查詢打印等在線服務管理功能,加強政策解讀、經驗做法宣傳、典型案例推介、優質資源共享,逐步擴大工程的影響力。大力發展“互聯網+”繼續教育,20多個地區建設了具備教學、管理、交流互動功能的繼續教育網絡平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機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實施知識更新工程,壯大高水平工程師隊伍。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要求,緊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著眼培養一大批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繼續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動態管理建設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每年組織舉辦一批示范性國家級高級研修項目,實施專業技術人員能力提升和新職業培養培訓項目,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量子信息、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關鍵領域,開展大規模的知識更新繼續教育,每年培養培訓百萬人次高層次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為建成人才強國、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